【耳边评测】二元一体——品评Astell&Kern SE300便携播放器
散人按:
在便携前端领域诸多R-2R架构器材涌现之际,Astell&Kern算是入局比较晚的品牌。借由新品播放器SE300的上市,Astell&Kern也向烧友们展示了其对R-2R技术独到的应用方式,以及对声音风格演变的探索。
-外观设计颇为大胆,机身材质运用相当亮眼;-解码部分设置NOS和OS两种模式,NOS模式失真度更低、声音亲切自然,OS模式擅长声音大场面;-耳放部分有A类和AB类两种放大模式,前者声音温和耐听,后者相对更趋于中性,音乐适应性更广。技术在成熟,好饭不怕晚
在HiFi行业以外,我接触最多的是IT行业。IT领域中有一个概念叫“技术成熟度曲线”,这是一条放在各个细分领域通用性都很强的曲线,通俗地说,它揭示了一种新技术从诞生之时起,经历炒作后的高期望峰值、泡沫化的低谷,再逐步走向成熟、实现产业化的规律。
即便不是在IT领域,这条成熟度曲线依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我的理解范畴中,一项技术成熟与否,判断的标准有多个维度。在我们熟悉的HiFi领域,技术成熟度曲线的末端描绘出一种宏观层面的成熟:主流的厂商逐渐深入地将一项技术应用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且能够实现产品的优化与迭代;发烧友们对应用了这一技术的器材也有了基本的认知,并愿意接受、购买这类器材。发展到这个阶段,这项技术在行业中有了一席之地,自然称得上成熟。
相对而言,微观层面的成熟度则更容易被我们这些发烧友所感知。如果一个品牌能够将一项技术自如地应用到自家产品身上,并且融入品牌独有的产品质感,实现对于技术的融汇甚至是驾驭,而不是盲目跟风、抢时间推出有话题性但完成度很低的器材,那也可以反映出品牌关于这项技术的成熟度已经达到较高水准。
提到近几年HiFi圈最热门的技术,R-2R架构一定榜上有名——但R-2R架构并非刚刚冒头的新技术,相反,在Delta-Sigma架构解码芯片大面积普及之前,R-2R就已经存在了;不过,R-2R应用在便携领域也只是近几年的事情,相信大家对R-2R的认识主要还是来源于国内一些HiFi品牌所推出的R-2R播放器、小尾巴等等。
近期的R-2R新器材里,关注度比较高的莫过于Astell&Kern SE300。从时间上看,Astell&Kern推出R-2R器材并不算早。但一想到这是Astell&Kern的作品,我又觉得或许“好饭不怕晚”。
这点儿期待,来自我对SE300所处的A&futura系列的把玩经验。这个系列早先的SE200集合了AKM和ESS两家的解码芯片于一体,后来的SE180则演化出可更换音频模块的玩法出来,其先后推出的几款可更换音频模块声音各有特点又都足够协调,很值得把玩。
相比品牌旗下主打旗舰级综合性能的A&ultima系列和小巧便携的A&norma系列,A&futura系列给我们的印象一直是“探索新技术,折腾新玩法”。这种敢于“折腾”,并且让发烧友跟着一起“折腾”的理念,也始终吸引着我的注意力。而在体验新品SE300的过程中,我发现这一次Astell&Kern用一个个二元分立的概念,把R-2R玩出了独特的花样。
设计二元化:重塑光和影
提到Astell&Kern播放器,我们总会惊叹于其水平相当高的工业设计。我对Astell&Kern最初的印象要追溯到AK120、AK120II问世那两年,这两款播放器小巧精致的造型、金属外壳加工工艺的细腻程度,在我的认知里打下了深刻的烙印。而后上市的AK240、AK380,更是奠定了品牌棱角分明的光影质感的设计基础。
“光影”始终是Astell&Kern在设计上的核心思考点。其实,如果我们将光影解构,就会得出支撑我们视觉感官的基础要素:线条。线条中直线和曲线,用19世纪几何抽象派画家蒙德里安的话来说,也即蕴藏着关于感性触觉与理性平衡的纯粹性思考(似乎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和我们HiFi圈所讨论的“求真”和“求美”的话题有一些异曲同工之妙)。
在近几年A&futura系列的作品里,我明显地看到了更多精妙的曲线元素的出现:从SE100梯形基础上小幅度的弧形优化,到SE200象征着两块不同DAC的承托式腰线及音量旋钮设计,再到今天的SE300,始终变化多端,却不脱离设计的基本美感。
SE300机身三维尺寸为76.45mm、139.45mm、17.6mm,面积比主流手机稍微小点,单手握持有点吃力;不过,其造型倒是让人眼前一亮,主打的就是一个“不对称”。乍一看,整台播放器四四方方,没有多余的线条出现;等到上手摸到机身才会发现,其左右两侧并非平面一块,而是各自做成了非对称的波浪形弧面,通常手掌握持的下沿部分则是波浪形的“波峰”,但不会突出边缘太多,和手掌贴合得很好。
在色彩上,机身两侧的处理方式也有所不同:三大金刚按键所在的左侧是磨砂铝合金打磨而成,其弧面光影过渡得较为柔和,细腻的质感一展无遗;音量滚轮所在的右侧则使用了不锈钢镀层,抛光的表面所造成的视觉冲击力要比左侧强烈得多。背面的玻璃背板下是黑色的印花底板,仔细端详可以看到每一簇印花都是由多个品牌logo——也即是字母“A”——所拼接而成,这让我想起了“面料之王”Scabal的Private Line系列,将字母以高超的工艺融入服装的线条里,某种程度上来讲,也算是一种平衡于张扬与内敛间的二元式设计美学。
值得一提的还有位于音量滚轮下方的灯光。在播放状态下,这处LED灯可以根据音频文件的比特率而发出红、绿、蓝、紫等颜色的光。灯珠并不外露,照亮的也只是滚轮的底部,视觉效果绚丽。
虽然左边铝合金、右边不锈钢镀层的设计是否协调的问题见仁见智,且不锈钢镀层那一侧是个“指纹收集器”,但其对光影的呈现效果的确颇见巧思。另一方面,铝合金外壳也对控制重量起到很好的作用。SE300重量为317g,比505g重的不锈钢版SP3000要轻得多,便携性大幅提升。
如果让我从SE300这独特的外观设计中挑点刺的话,我觉得棱角的处理还是有些过于锋利、硌手,这一点和Astell&Kern过往一些器材的处理是类似的。我暂时还不清楚SE300是否有官配皮套,如果有的话,还是建议烧友们搭配着使用。
软件层面,SE300的系统UI界面升级成与SP3000一样的新界面。对比我们熟悉的旧版系统而言,新UI最大的特点是更加凸显音乐类别分栏、专辑整理等方面的功能,有助于烧友对音乐资源进行归档。这个深度定制系统支持下载Tidal、Spotify、QQ音乐、Qobuz、AppleMusic等APP,方便我们获取流媒体资源。此外,新系统的菜单设置得相对扁平,也更为美观。
有些不足的是,尽管使用同一个系统,但出于定位原因,SE300并没有搭载SP3000上那套全新的基于骁龙平台的主控方案,比起自家旗舰,SE300运行起来有一些卡顿,操作响应速度和系统动画流畅度都有可以优化的空间。我暂时不清楚这是新系统适配的问题还是硬件水平拖了后腿,希望官方后续可以推出新版固件改善体验。
其他操作体验方面,SE300搭载了5050mAh电池,在AB类耳放模式、低增益、单端输出的情况下,续航可以达到约13小时;而在相对更耗电的A类耳放模式、高增益、平衡输出的情况下,续航时间则相应缩短到大约8小时,正常使用时可以一天一充。电池不支持快充,在15W功率下从没电充到满电大概要3个多小时。在电池这个环节上,SE300表现中规中矩。
解码二元化:一脉相承
R-2R架构的解码,与市面通行的Delta-Sigma架构解码相比,理论上对数字信号的解码过程更直接,更接近于音频文件所反映的本来面目。而SE300在数字处理部分搭载了优化后的FPGA技术,又提供了非超采样NOS与超采样OS两种数模转换工作模式。
这次聆听SE300,我选择了DITA Perpetua和Empire Ears Odin这两款旗舰级耳塞与其进行搭配,主要试听平衡口的声音。
过往Astell&Kern的播放器,早期上市的型号声音相对比较纤细,近几年出的器材,如前代旗舰SP2000,则达到一个声底厚度适中的状态。SE300的声底比过往更为绵厚,对声音元素形态的塑造也显得更具有立体感。
无论我选择的是哪种模式,SE300的中频表现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厚声底的支撑下SE300中频显得十分鲜活,在刻画这一频段的乐器或人声时,演奏或演唱的细节有所放大。整个中频的表现称得上抓耳,但听起来并没有拥挤的感觉,也毫不突兀。
在此基础上,NOS和OS两种模式的差别也一耳朵可闻。
首先是非超采样NOS模式。这一模式下,数字信号未经任何数字处理就来到R-2R解码部分,呈现了“原汁原味”的R-2R声音风格。落到具体听感上,我认为这种味道可以用“真实”和“亲和”两个词来形容:
“真实”,指的是NOS模式对于声音低失真的处理方式。对于经常去音乐会现场聆听原声乐器音乐,或者是长期在琴行浸淫于乐器演奏氛围的朋友而言,NOS模式的声音无疑是熟悉的,其音色十分接近于现场聆听表演的听感。
对于“真实”,我感触最深的在于SE300对低频的演绎。SE300的NOS模式对低频的质量拿捏得恰到好处,没有过分的感官刺激或者刻意的缺失,其“下手轻重”让人挑不出毛病。比如《Raise The Roof》中的定音鼓、《金鼓点兵》中的大鼓、《Hotel California》冰封地狱现场版的康佳鼓等等,不同地域的打击乐器音效被NOS模式下的SE300演绎得栩栩如生。
而“亲和”则在于SE300的风格。NOS模式下SE300人声在偏靠前的位置,歌手的演唱细节清晰。另一方面,NOS模式的素质比较不错,动态、分离度均可圈可点,结像打磨得比较圆润、精致,声场方面则略有点收敛,横向上稍微有点打不开。SE300并未过多地锐化声音细节以突显解析力,而是更注重细节的主次之分。这样的声音表现让SE300在听感上显得和听者较为贴近,其所追求的不是让听者融入一个宏大澎湃的声音环境里,而是让听者成为一个“现场聆听”的角色,就像在小型的演奏厅、录音棚里近距离欣赏乐手与歌手的表演。
相对而言,超采样OS模式的声音风格上则多了一些修饰。其整体素质比NOS模式会更高一点,单拎出来的话,有几个维度的优秀表现似乎更满足当下大部分烧友的评判标准。
在空间感的营造方面,OS模式声场的边界更远,比例也比NOS模式更趋于规整、协调;相应地,所有的音乐元素也像是被“往远处推”一样,产生了一定的距离感。OS模式的声音密度优秀,在解析力大体不变的前提下,信息呈现得更加清楚,同时声音产生了更强的力度,冲击力有所提升。OS模式的风格,给我的感觉是稍微撑开了场面,对宽广空间、磅礴气势的塑造有不错的效果。
应该说,两种模式便代表了两种声音风格路线,不过这不意味着两种风格有着天差地别。从声音效果上看,我认为OS模式像是SE300在NOS模式不加修饰的声音基础上改变了一部分倾向性,都相承于R2R一脉,而非推翻重塑。
放大二元化:品尝风味
一台播放器的声音表现当然不仅仅取决于解码部分。在放大模块,SE300搭载了A类和AB类两种放大模式,将SE300的声音引向了不同方向:
A类放大的声音风格稍显温暖,声音具备较高的凝聚力,在厚声底的加持下展现出饱满、舒展的状态。其声音形态光滑而圆润,对于乐曲中一些轻微的毛刺有一定的打磨效果。A类放大的三频架构在基本均衡的基础上略偏中下盘,健康的低频、稳健的中频听起来相当亲切;高频没有刻意加亮,但信息量充足。A类放大的声音是一种趋于自然的风格,耐听度非常高。
AB类放大相对A类而言,最明显的区别在于整体表现更趋于中性一些。其声音有着更强的跃动感,在三频的结构上,AB类放大比A类放大的能量分布相对更均衡,高频的通透感更强,中频则显得较为克制、理性。故而在音乐风格适应面上,AB类放大会稍微更广一些。
NOS/OS解码模式、A/AB类放大模式,排列组合一下一共可以得到4种声音。我个人最推崇的是NOS模式和A类放大的组合。这套组合下的SE300突出音色的还原性,声音风格醇厚而舒缓,足以让人长时间聆听下去;在音乐适应性上,NOS+A类模式擅长演绎泛流行乐,尤其在演绎声音浑厚的人声曲目时,其还原歌手声线的表达方式相当对味。
此外,OS模式与两个耳放模式的搭配也很有意思。在OS+A类模式下,SE300在营造大场面时会着重突出中低频段的音乐元素,主次效果较为明显,用于聆听一些新生代的流行人声时效果不错。而在OS+AB类模式下,SE300在演绎一些音乐会现场录音、电子舞曲的时候,扑面而来的能量感能让人随之律动起来,听来相当过瘾。
但无论是在哪种模式下,SE300都带着Astell&Kern一贯以来的韵味。尽管在不同声音模式下这种味道有浓有淡,但仔细听下来,Astell&Kern播放器上常有的细腻线条感、动人乐感,在SE300身上依然得以保留。我认为这也是这台“Astell&Kern版本”的R-2R播放器和当下其他品牌器材一个重要的区别。
综合各种模式搭配的表现看,SE300的硬素质在万元级播放器里处于平均水平。对比市面上一些以“暴力解析”“粗犷声场”闻名的器材来看,SE300保证了密度、听感更细腻,声音表达各有侧重点。
如果是对比当下顶级的便携播放器,比如自家旗舰SP3000,SE300主要在两方面还存在差距:其一,SE300还难以像旗舰播放器那样,把动态、瞬态、解析、密度等维度(尤其是动态)兼顾得面面俱到;其二,SE300的声底还不如旗舰播放器那么纯净,背景不够“黑”。当然,这种跨级别对比本身也有点为难SE300了。
在驱动力方面,平衡口、高增益下的SE300输出电平达到6Vrms,推力较为充沛。无论是驱动单动圈架构的Perpetua还是圈铁静复合单元架构的Odin,SE300都能让塞子发挥到一个相当不错的水平。以OS+AB类模式驱动Perpetua时,这条潜力超强的塞子达到了搭配便携前端条件下相当开朗的声音状态。以NOS+A类模式搭配Odin时,SE300把绝大部分可能出现毛躁感的地方都捋平了,声音效果顺滑而鲜活。
由于自身声音风格并不仅限于一种,加上驱动力比较出色,所以我在给SE300搭配耳塞时,选择空间还不小。这种灵活性,也让SE300成为一款值得长期把玩的播放器。
玩无止境
在A&futura系列最近几款播放器上,我们看到了完全不同的技术路线和器材形态,这也让同系列器材各自成为Astell&Kern产品中独特的存在。到了SE300这一代,机器从外观到声音都发生了大幅改变,妙趣横生的玩法依旧引人注目。
但它并非为了改变而改变。从SE300呈现出的效果来看,新采用的R-2R架构和Astell&Kern在耳放部分的打磨成果相结合,取得的效果是相当协调的。换言之,Astell&Kern对R-2R技术的应用,已经达到了技术成熟度较高的层次。
在Astell&Kern三大序列中,A&ultima负责冲击声音上限,A&norma负责提供精致便携的使用体验。在两者之间,A&futura以远低于旗舰的价格和充足的设计空间,给烧友们带来有创意的新器材。这些新器材一步步尝试将HiFi圈内新技术纳入设计框架中,并由此生发出丰富的玩法,给广大具有探索精神的烧友们带来更多声音上的可能性。或许我们可以猜想,今天我们尝试的某一种方案,会不会成为Astell&Kern的未来?
耳边烧友团閑雲散人记。
往期回顾
关注我们
微信视频号:耳边小公举
哔哩哔哩:耳边小公举
新浪微博:国砖吧_耳边事
酷安、今日头条、什么值得买、
网易新闻:耳边事
官方微信群:耳边小公举
(erbian0220)
(扫码添加好友)
官方QQ号:耳边小公举
(2080243490)
QQ群:国砖吧&耳边事
(628722494)
(扫码加入QQ群)